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市域经济 >> 社会事业专题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不一样的“用工荒” 广东紧盯省内农村劳动力升级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希文
热度333票  浏览26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03日 23:00
       往年春节一过,大量务工人员就像候鸟一般涌向东南沿海地区。而今年,湖南娄底双峰县青年赵小明并没有外出,“我在县城里找了一份工作,收入还可以。主要是离家近,方便!”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回家乡发展或到本省二三线城市就业。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便是近年来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内迁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这让往年春节后珠三角、长三角的“用工荒”,在今年更为明显,也让内地省份面临了一场“用工荒”。虽然这两个“荒”有着本质的不同——— 内地是需要大量基层岗位的普工,而广东更缺技术人才。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格局形成、劳动力流动更加自由的今天,专家们认为,广东产业升级背景下在岗工人的培训就显得更为迫切,而本省人力资源作为广东劳动力市场稳定器的作用也尤显重要。

  个案 钱少些但离家近了

这让往年年后珠三角“用工荒”在今年更为明显

23岁的赵小明有过5年的外出打工经历,一直在珠三角。今年春节,在家人和朋友的劝导下,他决定在家附近找份工作。

节后,凭借自己多年在鞋厂工作的经验,他顺利地在县城一家鞋厂找到了工作。要做的事情跟在外地打工基本一样,只是换了一个地方。

赵小明说,他自己对这个选择比较满意。他告诉记者,虽然工资比原来有所下降,但方便照顾家里。赵小明原来在广州白云区一家鞋厂做事,负责鞋子成型中段贴底的工序。“原来一个月能做到3000元,现在只有2000元多一点,但这里生活成本低,休息时间也多了!”

赵小明还告诉记者,这几年来,他老家所在的地方——— 双峰县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一些广东企业搬来或在本地开新厂。他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外出,而是选择在本地就业。在他们看来,由于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在逐渐缩小,考虑到生活成本低以及离家远近“留在本地”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分析 产业转移劳力回流

专家认为目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

“与往年相比,今年‘用工荒’出现了新的特点——— 不仅东部沿海城市依然存在巨大的用工缺口,甚至在中西部也有这种情况,内陆和沿海地区在用工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竞争。”社科院工经所企业管理室主任王钦表示。

春节刚过,去年12月落户衡阳后就备受关注的富士康,在衡阳启动了首期大规模招聘。不过,预计招聘3000名普工,最终达成初步意向的却不到百人。

长沙人才市场负责人夏任何介绍,2月11日,该市场招聘会提供了4000多个岗位,一些紧缺普工、技工的企业也感到招工难,尤其是车钳刨铣工,几乎是“一工难求”。

专家认为,这种由局部性升级为全局性的“用工荒”,其变化的背后正反映出产业转移加速进行的趋势。近几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区域规划的出台以及东部沿海企业的外迁,产业和农民工同向转移的趋势明显加强。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随着内地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有一些劳动者开始从沿海返乡就业或发展。”长期关注和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谌新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谌新民对该现象的概括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在他看来,推动该格局形成的原因,除了内地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外,“劳动力流动的阻力正在减少”。

谌新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上面,比如养老保险。假如某个劳动者过去在东莞工作现在到了长沙,就可以把养老保险无障碍从东莞转移到长沙,利益并不受损。“这种公共产品、这种制度供给大大促进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

  同是缺人差异较大

沿海需要技术人才而内地缺的是劳动力数量

尽管出现了内地与沿海地区争抢农民工的现象,但在谌新民分析看来,广东的劳动力市场跟往年一样基本保持稳定。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的调查,广州市节后缺工规模大约为15万,这一数字跟往年基本持平。

面对全国各地节后涌现的“用工荒”,谌新民提醒“我们不要跟着慌!”他认为,广东要搞清楚哪些行业缺工、哪些区域缺工、缺什么工,要做结构性分析“有些缺工对广东是有好处的,有些缺工又是值得重视和未雨绸缪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共同的“用工荒”背后却有着较大的结构性差异。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兼社会学法学所所长方向新表示,许多沿海企业产业升级,技术含量加大,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而包括湖南省在内的内陆地区出现“用工荒”,主要是数量上的,普工、服务员、保安等低端岗位出现供不应求。

谌新民也认为,与以往不同的是,广东当前面临“结构性”缺工:既缺普工,又缺熟练工,还缺技工“事实上,那些传统的出口加工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对我们影响并不大;相反还会形成倒逼机制,推动这些企业早日自谋出路。”对于那些符合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向的企业来说,如果它们缺工就会影响到广东产业升级,对此需要高度重视。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来自广州人力资源市场的数据表明,今年春节前后珠三角劳动力市场的缺口约为100万人,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与升级进程的推进,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这也带动了技能型人才薪酬水涨船高。根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的调查,今年节后薪酬普遍看涨,特别是高技能工人的增幅最大为13.18%。

  应对 工人应与产业同步升级 

长期以来,广东传统的制造业优势明显,技术纯熟而且行业忠诚度高的人力资源队伍,始终是广东的一大优势。广东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说,目前仅仅靠“双转移”提供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产业升级背景下在岗工人培训更为迫切。

中国劳动力短缺在加剧,人口红利在加快结束是毫无疑问的。虽然我省早就提出以产业升级应对‘用工荒’,但是现代化的产业仍然离不开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如果我们不拿出一笔钱来提升在岗工人,将来珠三角将不是长三角的对手。”谌新民说。

企业不断转型升级,职工技能培训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快餐式培训仅能满足短期就业需求。产业升级不断加快,农民工需要及时更新技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更多的专家认为,珠三角已进行了三次产业升级,机器代替了部分人工,如果能培训一批能熟练操作机器的工人,广东就能从容应对“用工荒”了。

  加大本省人力资源开发

不管是什么样的缺工,面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广东都应主动有所作为。谌新民建议,广东应当加大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特别是加大对本省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粤东西北地区还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首先要进行培训,然后就地转移也可以,或者送到珠三角来就业。”

事实上,广东近年来推行的“双转移”战略正在加大对本省人力资源的开发,而珠三角各市也正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山市201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2.05万人,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1.68万人,接收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办理农民工积分入户中山市4503人。

“粤东西北地区富余劳动力如果通过培训转移出来,既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收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才真正是广东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器。这是保持广东劳动力市场稳定的基础和前提。”谌新民强调。

TAG: 广东 劳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