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热点关注 >> 两会解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国凝聚意志掀起新一轮“改革攻坚”浪潮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新华网   发布者:希文
热度442票  浏览35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3月07日 09:02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王建华章苒刘宝森)中国政府5日在其描绘今后五年国家发展蓝图的总体规划中,用浓墨重彩的篇幅和极其坚定的语气作出了“全面改革”的部署,以为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新的显著进步和实质性进展提供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改革的部分单独成篇并使用“攻坚”措辞的醒目标题,相比之前的五年规划或计划,首次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改革攻坚部署包括“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并强调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谋求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还特别强调,要“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常修泽说,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都是第一次被非常明确地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改革”篇章。

他表示,对比之前的五年规划或计划,“十二五”规划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要超越以往侧重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完全不同的改革布局”。

常修泽说,显然,中国的改革已经完全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式已经不适应了,因此,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被视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的重要保证,它有助于明确改革的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更好地兼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国政府力图在未来五年取得突破的改革涉及国有企业、收入分配、行政体制、财税金融、农村体制、外贸体制、社会建设、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例如,“十二五”规划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部署,在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增加了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的内容。

其中,对各级官员震动最大的包括GDP考核的分类科学管理。经济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的考核将超越GDP考核。特别是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官员的升迁将完全与GDP脱钩。

“十二五”规划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已经下调至7%,为中国最近20年来的最低值,目的就是要让各级政府和官员放弃“GDP至上主义”,拿出主要精力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

造成全球经济放缓、数千万人失业的国际金融危机,愈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谋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通过改革创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以从根本上摆脱危机的困扰。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表示,“十二五”规划部署的改革均属“未完成的改革”以及“尚未动土的改革”,属于难度最大的改革,必须以“攻坚”的方式和超过以往的决心和勇气加以突破。

“如果一些‘堡垒式’的体制机制障碍不能被根本破除,那么‘十二五’规划制定的一系列宏伟战略目标将无法真正实现,并影响到更长远的发展,因此,中国的改革决不会停滞。”他说。

“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并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作出了相应的新的战略部署。

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

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以及在约束性量化指标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项目等等,是中国政府旨在“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一系列新举措的代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说,“十二五”不仅是一个“时期”,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因为它将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分水岭”,也将是中国改革任务最为繁重的五年。

“中国又将凝聚意志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它也将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说。

TAG: 中国 浪潮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