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媒体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南方日报》专访梁士伦:“人才是个动态概念,引智要更有针对性”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马昌剑
热度345票  浏览61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4年6月10日 15:22


       编者语:中山位于珠三角西岸,自然环境优越,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但是这里却难以成为高端人才的首选,甚至是备选。随着中山对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山的人才压力或者说是人才短板也愈加凸显了出来。近日,中山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长梁士伦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山的人才标准应该适时进行修订,政策应该要体现出它的导向性。

        数年前,梁士伦拿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的调令,准备离开家乡河南到外地发展。可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让他邂逅了中山这座城市,伟人故里优美的自然环境给梁士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内心暗自决定“以后的日子就交给中山了”。

  以“养老”为名定居中山的梁士伦却成为了政经届的风云人物,他任教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政府部门的座上宾,常被邀约出谋划策。

  2009年,为了打造一所民间智库,梁士伦忙前忙后一手创办了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如今,市经济研究院在中山政经界已经占居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参与了《中山市“十二五规划》、《中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数十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和承担了大量政策的论证和政府重大项目的评审、验收。一家民间研究机构的成功,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山这座城市开明的政务环境以及宽松的人才环境。

  欣喜筑巢引凤,人才有了自己的家

  回忆起刚到中山时的情形,梁士伦用了“美中不足”来形容,他说:“中山是一座自然环境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但刚来的时候我却感觉这里的人才无论从层次还是数量上都不是特别让人满意。当时觉得有点失落,缺乏圈子。”

  随着对中山不断深入了解,尤其是参与了市人才中长期规划的研究之后,梁士伦发现中山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尤其是随着中山对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越来越迫切,中山的人才压力或者说是人才短板也愈加凸显了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中山中长期人才规划提出要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随着中山本身发展空间的硬约束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梁士伦提出中山今后的发展模式应当越来越依靠软实力而不是硬实力,中山的3·28招商洽谈会应从招商引资逐步过渡到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并重,再逐步过渡到招才引智。

  今年年初,中山高层次人才联谊会诞生,这让梁士伦喜出望外:“高端人才来了,到哪里找归属感?到哪里找圈子?人才联谊会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人才联谊会对汇聚中山高端人才,构建交流沟通的场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对吸引新人才都会有良好的作用。”

  “从这几个月的运作观察,看得出它日益显示出效应,带来的是看得见的优化。”因为看到了人才联谊会的好处,梁士伦希望在市人才联谊会的基础上能在重点镇区、重点领域设立分会,他表示:“镇区的人才环境和市区相比可以说更加薄弱,但中山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镇区,要是能加强市镇联动、引人留人就更好了。”

  思索创造效益的产业高层次人才偏少

  除了提供人才交流的平台,为人才造“窝”以外,梁士伦还欣慰于中山市开明的政务环境。“政府越开明就越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人才环境越宽松也越利于人才发挥作用。”梁士伦坦言。

  他一手创建的市经济研究院坚持发挥政府决策智囊作用的功能定位,把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作为工作重点,联合中山市内外政界、学界和实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搭建研究平台、汇聚优秀专家、把脉中山经济、打造民间智库。目前经研院与多家知名高校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吸引市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参与到经研院重大问题的研究之中,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梁士伦表示,近两年来重才爱才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重视,很大一部分建议最终得以采纳,从这方面来看,中山市对于人才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尊重。

  政策向人才的倾斜也让梁士伦看到了中山市政府招才引智的诚意,资金扶持、子女就学、购房优惠等利好让他赞不绝口。不过,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中山的人才标准应该适时进行修订,不同行业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高学历高职称并不能和高层次人才简单地划等号,目前最能直接创造财富的中高层次产业人才还偏少,中山更加需要高层次的技能性人才。政策应该要体现出它的导向性。”

作者:王子威
TAG: 高端人才 人才规划 人才政策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