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市域经济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50条新政提振民营企业信心158个惠企“红包”逾100亿元

热度169票  浏览8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6年3月31日 15:18

声音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中山发展;抓中山发展,必须抓民营经济。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
    中山要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亲”“清”两字阐明新型政商关系,拿出更大的气魄、更真的服 务、更亲的温暖,送给中山的民营企业,加快我市转型升级和创新优化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
    昨日,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千人大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全面梳理和汇总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文件。从促投资、降成本、助融资、促创新、拓市场、强保障等6个方面,推出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促进创业创新的50条惠企“干货”;发出158个“红包”,惠企金额逾100亿元;此外,各相关部门“服务员”的联系电话同日公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参加会议


新政解读


如何惠企逾100亿元?


  支持35.2亿,减负65.5亿合计惠企逾100亿元
    市商务局局长欧阳锦全:
    帮助中山企业享受自贸区政策溢出


    □梳理开拓市场政策措施,共7条。

    ◆政策都是实打实的“干货”,资金含量超过3.3亿元。
    ◆全市首次设立物流标准化扶持资金5000万元。
    ◆政府首次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扶持资金,有1000万元。
    ◆首次设立鼓励消费的资金2000万元。□首次梳理自贸区能在中山落地的相关政策。
    ◆帮助中山企业能过享受自贸区政策的溢出效应。
    ◆进一步开拓市场,壮大我市的进出口业务。

    市经信局副局长汤荣添:

    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企业

 

    □惠企领域:企业项目建设人才招聘、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产品销售


    ◆全过程促进企业投资,全方位促进企业发展。
    ◆力度空前,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政策举例:
    ◆关于锌铁棚改造,2016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的,地块基准容积率可认定为2.5。
    ◆着力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实施中山市“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
    ◆加快发展以工作母机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3年拿出1.5亿元扶持资金。
    市财政局工贸发展科黄俊谦:产业扶持资金规模较去年增长75%
    □市财政积极落实了四大保障措施。
    ◆2016年产业扶持资金安排15亿元,相较2015年安排的8亿元,规模增长75%。
    ◆设立总规模15 亿元的支持企业融资转型扶持资金,帮助企业解决“过桥融资”难题。
    ◆省级扶持产业发展资金,已下达中山16亿元。
    ◆我市积极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降低企业税负成本,免征堤围防护费等35项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约48亿元。


企业反响
中山企业家盛赞“50条”
信心和创新比黄金更宝贵


声音1 :针对性强,力度大
    中山联合光电总经理龚俊强:联合光电在中山享受了很多实在的优惠政策。公司成立到现在,得到政府大力的支持和扶助,像在玻璃非球面加工技术上,省市共申请下来1000 万元战略资助,在引入创新团队方面也得到市里的支持。
    我市新出台的“民企50条”针对性强、力度大、更加方便企业切实减负。企业除了节流外,还要在开源方面下功夫,要在创新上大力投入,这样才有溢价能力,抢占高端市场。


声音2 :给民营企业打了“强心剂”
    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高级经济师周婷:民企“50条”关于促进民企创新措施比较详细,分组织创新、科技创新两部分。
    在制度上,注重对创新创造成果的保护,加大产融结合力度,支持企业 “走出去”,这样可以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这是给民营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民营企业更有信心发挥民营经济应有的作用,同时带动中山“二次腾飞”。


声音3 :改善营商环境,打造贸易之都
    中国红木文化博览城董事长林孟礼:红博城作为省重点项目,拿到了服务产业集聚区基金3年900 万元的扶持。对于总部经济,目前中山市给了大力支持,例如租金扶持和返还、办证提高效能、建立一站式服务流程等。中山还要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的改善,配套吸引人才团队聚集扎根的政策,打造成全国的贸易之都。
专家点评

“50条”精准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梁士伦: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投资,从“十一五”开始,国家、省、市非常重视,出台了很多支持政策。为什么不少中小企业仍感觉不到政府部门出台了惠企政策,这里存在了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中间出现脱节、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分析原因,政府出台文件,往往存在一些既定模式。每个部门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台专项性政策。政策分布在各个部门,难免存在重点重复、个别忽略的现象。企业难以学习、甄别、申请。
  眼前的民企“50条”,最大特点是全是“干货”。每一条都涉及很具体的扶持、降低成本、助推发展等。企业拿到“红宝书”,可以一一对照,符合哪一条,申请哪一条。
  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贴心服务,建立新型政商关系。“50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手段,进行多方式、多渠道的政策推广,让政策真正送到了家。一个地方对资本、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吸引力,归根结底要以靠一个地方的优良营商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