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媒体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城乡差距1.71∶1居全省最低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南方日报   发布者:李君莫
热度294票  浏览25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01日 10:48

编者语:8月30日,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殷昭举做客中山网络问政平台“热点对话”节目时指出,中山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71:1,全省城乡差距最小。按照中山市“十二五规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乡收入比将缩小到1.62:1。

 

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根据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3.23∶1。根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2010年,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03∶1,相对于全省乃至全国,中山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走在前列。在全国城乡差距问题趋向严重的情况下,中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正在逐步缓解。

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计,2011年,我国城乡收入比例将达到3.26∶1。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山城乡居民比收入比一直呈下降趋势:2005年,中山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2.1∶1;2009年,该比例缩小为1.77∶1;今年,该比例又更改为1.71∶1……可以看到,中山城乡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今年以来,全国的城乡收入比是扩大的,针对中山,城乡收入最能说明一个地方城乡差别的指标。这说明中山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做得比较突出。”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梁仕伦指出。

中山城乡差距小归功于中山一直以统筹城乡为目标,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据有关专家介绍,中山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作为不设县的市,中山城乡之间经济协调难度较小,城乡居民身份差别没有其他城市那么明显。

副市长殷昭举介绍,中山将以统筹城乡为目标,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在全市城镇化率超过80%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全市低保、养老保险、医保城乡一体化。

而梁仕伦则提醒,尽管中山目前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成绩斐然,但由于受通货膨胀影响,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未来几年,中山收入差别方面还将存在一些变数。

镇区发展仍不平衡

在中山,缩小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并非简单地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是将政府公共服务、文化服务等向农村社区推进延伸,真正解决“城市人、农村人”的标签差异。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试点,近年来,中山市率先探索“2+8+N”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先后出台10多项政策措施,推动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科学技术、现代文明等在农村社区的发展。

2008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社区建设的经费6.55亿元,村一级投入4.18亿元,其他投入约2.06亿元。目前,全市各村(居)均建有社区服务中心,总面积达11.74万平方米,平均面积达767平方米;文体活动室总面积达11.51万平方米,平均面积达到752平方米(未含室外场所);镇级敬老院全部实现省一级的目标;镇文化站已全部达到了省特级文化站标准;实现100%的村通公路、通电、通邮、通宽带、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自来水和垃圾集中处理、道路硬底化。

尽管在推进农村改革工作中取得巨大成绩,但中山市仍存在镇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中山虽然整体发展比较均衡,收入差距比较小,但许多镇区确实存在比较大差距,相对落后的镇财政支付能力非常低。中山城乡不同镇区之间,人均支出收入水平比较的话,最差的与最好的镇收入差别可能在十倍以上。”梁仕伦说道。

针对这种现状,中山也通过调节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帮扶力度及社会保障、探索镇区合作等促进镇村协调发展,从总体上减少城乡差距以及富镇和相对比较落后的镇区之间的差距。

警惕农村经济竞争力下降

■专家建言

梁仕伦指出,未来几年,中山收入差别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需要警惕的变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目前农村的集体经济竞争力有所下降。

第二,农民很重要的收入来源就是租房收入,随着产业转型力度的不断增大,外来工的结构和数量可能都会有所调整。结构的优化意味着产业转型,传统产业的比例相对来说会越来越低,对农村住房租赁的需求会有下降的趋势,对农民来说也是收入减少的方面。

第三,随着产业的升级,农村居民的作业能力难以满足产业转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就业技能比较低,很多农村居民的就业意愿低,造成中山农村居民就业能力不断下滑,可能会使总体上的工资收入不断下降。

支持农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山如何继续保持城乡收入差距小的优势呢?梁仕伦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农村人口的职业培训,大面积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

第二,促进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的转变。

第三,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转型的指导和扶持。

第四,支持农村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农村集体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

第五,加强对高效农业的重视,增加农民传统农业收入。            

TAG: 最低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