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热点关注 >> 两会解读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市“十二五“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到2015年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山日报   发布者:李君莫
热度296票  浏览3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2月23日 15:23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中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迎接外部环境重大变化与挑战的五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面推进“三个适宜”新型城市建设的5年。根据《中共中山市委关于制定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5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十二五”展望

★ 发展目标——到 201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提前五年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目标。

★综合实力——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到2015 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5%;研究和试验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5%。力争经济较快增长,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中山夯实物质基础。

★社会发展——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

民生福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62∶1。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环境质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8%,森林覆盖率达19.4%以上,耕地保有量不少于4.968万公顷。

 

《十二五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涵盖城市格局、经济转型、创新型中山、开放合作、社会民生、文化软实力、体制创新7大领域,共59项重点任务。

构建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为破解主城区辐射带动力不强、交通建设相对滞后、与我市经济实力不相称等难题,“十二五”时期,我市要构建发展集聚、产业提升、城市拓展相互协调的“一主三副多节点”城市格局。

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十二五纲要》(草案)提出,要以培育现代产业100强和“三个一百”战略为抓手,推进“优二进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结构优化、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方面,着力于适度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坚持扩大内需,提高市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坚持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低碳中山。

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坚持人才强市,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构建适应我市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

善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巩固提升外向型经济优势,实现内外需协调拉动,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鼓励优势企业总部留在中山、走出去发展,完善口岸大通关组织机制和基础设施,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在重点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在教育方面,在连续多年高强度投入基础上,以质量强教、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在文化方面,切实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传承和开发孙中山文化,弘扬“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中山精神,加强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发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把中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市。

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一是优化要素市场资源配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争创市场机制新优势;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调处机制,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构建新型社区自治模式,争创社会管理新优势;三是优化政府管理架构,加快政府管理转型,健全对政府的监督,争创政府服务新优势;四是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事业发展机制,争创文化体制新优势。

 

“十二五”亮点

●“一主三副多节点”形成后,显著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充分发挥火炬开发区、小榄镇、三乡镇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强化其交通枢纽、商务商贸、生态居住、物流配送等功能,增强其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与主城区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副中心片区

● “三个一百”就是推动100家外商投资企业及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100家内资企业做强做大,引进100家优质企业。

●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交通先行再先行、公交优先再优先”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以路为纲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着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力争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达到畅行目标。

 

★亮点:部署 “一主三副多节点”,构建现代化城市发展新格局。

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增强其集聚辐射力

“一主三副多节点”指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为纽带,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东部、西北部、南部为副中心片区,多个特色镇为节点的城市发展新格局,走发展集聚、产业提升、城市拓展相协调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解读:在这一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城市格局下,显著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充分发挥火炬开发区、小榄镇、三乡镇综合实力强的优势,强化其交通枢纽、商务商贸、生态居住、物流配送等功能,增强其集聚与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与主城区互动发展的现代化副中心片区。同时,有力带动节点特色镇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

 

★亮点:提出“三个一百”战略,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

坚持项目带动强化政策导向

“三个一百”战略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政策导向,是加速构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对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为:推动100家外商投资企业及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支持100家内资企业做强做大,引进100家优质企业。

>>>解读:落实这一战略,我市分别出台了“1+3”文件,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项目带动,以“三个一百”为转型升级的全局性抓手,创立标杆,带动辐射,形成我市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亮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交通先行再先行、公交优先再优先”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

重点推进东部快线黄圃港等项目建设

我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交通先行再先行、公交优先再优先”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以路为纲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着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力争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达到畅行目标。加快构建“五横六纵七高速九加密”干线路网,积极参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建设,启动市域轨道交通、完善创新城市公交、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五大网络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交通多元化上层次。

>>>解读:今年重点推进东部快线、新岐江公路、黄圃港等项目建设,加快105国道中山段、城桂路改造,加强镇域路网对接。大力配合推进深中跨海大桥、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广佛江中珠城轨建设、南沙港铁路等规划建设。到“十二五”末,基本完善中山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密度达到125公里/每百平方公里。

★亮点:实施污水处理 “一盘棋”,确保发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最大效益。

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我市目前建有20家污水处理厂,其中2家服务于城区,18家分布于镇区。我市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新模式,出台了《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盘棋”工作方案》,促进污水处理厂整体市场化运作,确保发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最大效益,成为人民群众受实惠的民生工程。

>>>解读:主要是通过中汇集团公司对全市镇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收购,引入企业经营管理,努力实现市场化运营,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资产经营效率;建设管理标准化,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多渠道融资,提高后续建设资金保障能力;集中统筹,促进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化效应,节省管网建设成本,最终形成我市镇区生活污水处理“一盘棋”格局。

★亮点:推进社保城乡一体化。

提升养老保险保障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是指对城市和农村打破社会保险相互分割的壁垒,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险结构,在制度设计上把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综合研究、一体安排。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消除制度性和体制性障碍,逐步缩小直至消除城乡社会保险之间的基本差别,实现城乡居民在政策上平等、体系上互补、待遇上一致,使整个社会保险体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解读:2010年我市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2011年要继续推进社会保险城乡一体化,提升城乡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医疗保险待遇。

★亮点: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文化品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建设流动图书馆建设演出服务网

为让文化惠及人民群众,实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我市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快建设新图书馆、博物馆群、画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档案信息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加强重点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构建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解读:具体措施有: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鼓励社会力量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建设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服务网,促进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覆盖,开展城乡群众广场文化活动、城乡周末文化沙龙、城市周末文化大舞台等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率。

★亮点:改善和保持岐江河水质与两岸环境优美,建岐江河亲水宜居长廊。

综合治理打造岐江展示中山文化长廊

岐江河横贯中山市区,全长39.5公里,东部建有东河水闸与横门水道相通,西部建有西河水闸与磨刀门水道相连,具灌溉、调洪、排涝等综合功能。

>>>解读:我市提出综合治理岐江河,建设亲水宜居长廊的工作方案。打造“岐江夜游”城市名片,使岐江两岸兼具景观步行功能和航行游览功能,成为展示中山文化的长廊,展现城市形象的核心舞台,延续历史文脉的亲水空间。
TAG: 生产总值 中山市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