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市域经济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广东绿色发展指数发布 惠州中山深圳居前三

热度252票  浏览19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6年12月19日 15:46

 “近年来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正在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但总体来看尚未达到‘拐点’。”16日上午,“广东智库论坛”系列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社科中心举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布《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指数评价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报告”),该课题组组长、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在介绍研究成果时指出。

  该研究报告测算得出了21个地级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指数。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最高,为942.06分,广州以788.66分位居第二,珠海和佛山分别以712.56分和686.29分位居第三和第四。前十名余下城市依次为惠州中山、东莞、江门、汕尾、肇庆。

  深圳广州珠海得分排前三

  总体来看,广东21个地市产业转型升级成效较好。具体而言,21个地级市中,深圳、广州、珠海3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综合得分在700分以上,产业转型升级进入了相对优化的阶段;5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综合得分在600分到700分之间,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型和外源式发展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观;8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综合得分在400分到600分之间,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5个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指数综合得分低于400分,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初级阶段,且绝大多数属于粤东西北地区,表明粤东西北地区在创新资源的获取与使用、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质量的改善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从区域位置来看,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得分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前10名中除了汕尾以外,其余城市均位于珠三角地区,基本反映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格局——以深圳、广州、珠海、佛山等珠三角核心城市为主,充分发挥其在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和功能提升中的核心作用,依托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三大国家战略平台,打造深圳国际产业创新中心、广州国际产业服务中心、珠海国际重大装备制造中心、佛山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推动绿色智能化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辐射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相比发达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

  课题组重点考察了2012年以来的广东产业发展,以2012年作为基期,主要利用2012年—2015年的数据具体分析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水平。总体来看,2012年至2015年,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成效较为明显,产业转型升级多数指标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具体而言,从动力转换来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金融支持力度持续上升,企业的科研人才投入基本持平。转型升级动力从投资主导、要素驱动逐步向知识主导、创新驱动转换;从结构优化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均衡调整的重要力量,私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经济成为社会投资的重要主体,转型升级结构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导向双轮驱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从提质增效来看,广东生产效益稳步提高,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转型升级质量正在从资源主导、粗放型增长向节能减排、内涵式发展转变。

  课题组判断,所选取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单项指标若达到世界先进国家平均水平的80%,就表明该项指标已达到转型升级的“拐点”状态;如果全部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国家平均水平的80%及以上,则说明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已整体达到“拐点”状态。

  向晓梅表示,经过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分析,总体来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尚未达到“拐点”。从动力转换主要指标来看,广东研发投入、人才投入、金融支持水平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与国际发达经济体也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其中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经济体国家该指标均值的76.07%;从结构优化主要指标来看,广东制造业结构、服务业结构、投资结构水平在国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与国际发达经济体还存在较大差距,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时期,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经济体国家该指标均值的67.12%;从提质增效主要指标来看,广东的生产效率、生态效益、创新效益水平在国内处于中等水平,与国际发达经济体之间差距非常明显,提质增效仍需加倍努力,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经济体国家该指标均值的36.26%,单位GDP能耗水平相当于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经济体国家该指标均值的2.16倍。


延伸

《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绿色发展指数惠州中山深圳位列前三

16日,省社会科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共同发布《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惠州以837分位居全省首位,中山以813分紧随其后,深圳、东莞、湛江、佛山等四个城市分别位居3—6位。揭阳、河源、广州、汕尾等四个城市分别位居7—10位。

研究报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维度,遴选了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等11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法确定了权重体系。

2015年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如下:总体上看,惠州、中山、深圳、东莞、湛江、佛山等6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较高,分列1—6位,得分(以千分制计)位于778—837分之间;揭阳、河源、广州、汕尾等4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分别位居7—10位。

从分区域来看,珠三角九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平均得分为750分,位居各区域之首;其次是粤西和粤东,平均得分分别为717分和711分;粤北地区以641分暂居最后。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领先其他地区。

从发展水平来看,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较低收入水平地区也有机会和能力实现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尽管其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源(财政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相对不足,但仍可以通过强化意识、增强管理和加大环境规制等措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高收入水平地区总体上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也要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以适应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满足公众较高质量的环境需求。

从主体功能区划来看,我省优化发展区保持着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说明较好实现了其“着力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系统格局”等功能定位。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说明这些地区仍需加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力度,进一步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TAG: 广东 惠州 深圳 中山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