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市域经济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市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凝心汇智促中心城区功能优化

热度290票  浏览2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26日 09:51

中心城区功能如何优化?城区发展实力如何提升?9月22日,中山市2011年政协委员与市长协商座谈会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以及市政协城建委、商业委、文体委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中心城区首位度的提升建言献策。

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茂辉表示,在当前发展背景下,中山市“中心城区首位度亟待提高”。他说,中心城区要突出优化六大功能,适度拉大中心城区框架,保障中心城区发展,以防止镇区高端要素外流。他表示,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并不意味着削弱镇区的发展,反而有利于整合高端要素资源,拉动各镇区的增长。

陈茂辉强调,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必须坚持文化引领作用。要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街区、物质文化遗产、古建筑等,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建设好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把散落城乡的传统文化资源串珠成链,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板块。根植历史,着眼现实,引领未来”。

建言献策

■对战略性开发城区空间资源的思考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重塑岐江河两岸景观战略性开发岸线资源

岐江河中心河段地处老城区,车辆、人行的交通压力突出;岐江桥、员峰桥桥体距离水面只有两米,水运能力低;旅游线路短、项目少、精品景点稀缺、特色餐饮和购物点分散,缺乏留住客人的吸引力。

农工党中山市委会经调研论证认为,重塑岐江河两岸景观,对岐江河沿岸实施战略性开发,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振我市经济的重要举措。我市应在岐江河边建设一批由近及远的高楼群和地标建筑;改造岐江河周边人行通道,重整岐江上三座开启桥;重整沿江立体景观与集市风貌;利用“三旧”改造,强化现代服务业功能;打造传统工业旅游区,集中还原咀香园饼厂、酱料厂、酒厂、玻璃厂等传统手工作坊,形成“参观—体验—消费”一条龙的旅游项目;延伸岐江河水陆路观光至港口;建设中山美食街和农副产品展销场;利用“慈善万人行”为岐江游宣传。

★民进中山市委会:培育绿道沿线旅游资源产业化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中山境内的区域绿道总长达182.7公里,中山绿道已具雏形。

民进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绿道旅游产业化观念,充分依据中山绿道沿线的特点培育旅游资源;应多种形式开发旅游资源,实施经营模式多元化,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绿道旅游产业要保护农民利益,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动力;加强宣传,在市民中培育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爱护生态的绿道文化;不断延伸绿道旅游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综合利用中心城区土地资源及其地下空间资源

随着中山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发展模式的土地供求矛盾和资源利用问题也逐步显露。在用地形势十分严峻的中心城区,关注和尝试包括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利用,对中山经济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致公党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应以 “三旧改造”为突破口,树立城市建设发展新理念;完善城市空间功能,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加强城市规划控制,推动土地资源及其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明确政策导向,促使空间资源上下同步开发利用。

★民建中山市委会:建设秀丽岐江水、苍翠五桂山、滨海生态园区

岐江河横贯中山市区,汇集了中顺大围数十条内河涌及围内约75%的雨水,这些河涌大多为雨污合流,造成大量污水直接排入岐江河,使岐江河水质变差。针对岐江河水系现状,民建中山市委会建议,要完善污水收集,加大截污力度;清除岐江河两岸的养殖场,杜绝生活和生产垃圾倒入岐江河;利用水闸调度引入西江及小榄水道优质水源;在枯水期及弱潮期,利用泵站电排(灌),强制进行岐江河与外江水循环;严格控制沿河涉水建筑物的建设,确保过水断面顺畅。

五桂山生态保护区是我市创建“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生态基石。民建中山市委会建议,建立生态化的农民新村保护小区;将五桂山山林纳入生态公益林,并提高补偿标准;加大五桂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五桂山生态示范园,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形成良性循环;加大生态绿道建设;规范和引导城桂路两旁的农庄和休闲场所,逐步按生态、环保要求进行整改;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建成都市生态型休闲度假区,与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构筑“文化—名人—生态”的完整休闲游览圈。

中山市东部已形成以华南健康医药产业基地和临海工业园为龙头的工业产业基地,以伶仃洋滩涂区构成的滨海生态湿地。民建中山市委会认为,生态保护是滨海生态区发展的重头戏,保存完好的湿地利用周边旅游资源,打造融合观光、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元素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与以孙中山故居为龙头的翠亨村旅游业形成互补,发展成中山市特色旅游片区。

■对产业再造和经济振兴功能优化的思考

★市政协商业委:整合与精细化经营商业网点资源

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商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商业网点总量扩张加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新型商业业态发育成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商业集聚度提高,商业服务功能有所增强,中心城区首位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市政协商业委建议,要提高对中心城区首位度的认识,科学制订一体化商业网点规划;促进商贸业与交通业的协调发展,优化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商业集聚度,增强中心城区商业辐射能力;发挥商业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商业服务设施的档次水平;建立商业网点经营服务的人才支持体系,引导新型业态成长繁荣;健全商业网点经营的组织监督机制,构建商业功能拓展的协作格局。

★市工商联:构建中心城区现代产业亮点

中心城区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一个城市的实力和影响力的体现。但我市中心城区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市工商联建议,加大道路规划建设力度、建设完善多形式的公交系统、探索私家车增加与道路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建立适合现代城市、现代产业发展交通网络;对中心城区各区域采取统筹规划协调,从产业园区布局、产业空间分布、土地功能定位、大型基础设施的统筹安排;推动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信用担保公司等金融企业的启动和发展;加速城区总部经济的发展;大力鼓励引导发展技术研发、法律、会计、管理咨询、专利代理、信息服务、投融资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实施开放务实的总部经济战略

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调研认为,针对中小企业数量多、传统产业比重大、资源环境约束紧、升级转型任务重的实际,我市只有将引进、培育和聚集总部企业与现有产业的改造提升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存量要素的经济价值,才能增强总部的根植性,为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找到真实的市场空间。九三学社中山市委会建议,我市发展总部经济要统筹全市行政资源,形成政策合力;支持企业成长扩张和跨区域经营;扶持中介组织参与总部经济发展;引导开发商参与总部经济载体建设。

■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和彰显的思考

★民革中山市委会:挖掘孙文西路步行街特色

1998年,市政府将孙文西路改造为全国最早的文化旅游步行街,临街建筑立面统一恢复和改造成为中西合璧的南洋风格。孙文西路步行街已成为中山旅游的一张名片。如何使孙文西路步行街再现繁华和吸引力,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心的话题。

民革中山市委会认为,应对孙文西路步行街进行区域拓展与整体功能布局,建议分为历史文化展示功能区、时尚休闲购物功能区、特色商业街-文化创意功能区、综合商业服务区、休闲体验功能区等五个功能区域;政府对商铺的经营重新规划定位,选择50家左右商铺进行定点招商,以增加经营类型,改变目前整个区域经营类型单一的面貌,引导经营户提高经营档次,提升步行街的休闲风味和文化氛围以及商业品位;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元素,发掘和展示中山近代商业文化、华侨文化;将烟墩山打造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休闲场地,提升步行街区域的休闲品位;改善孙文西路步行街交通状况。

★市政协文体委:实施城市记忆工程

市政协文体委通过走访我市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发现,尽管我市四大历史文化街区已编制了相关保护长久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保护不力、利用乏力,文化特色不凸显等问题,基本上没有进行产业化挖掘。

市政协文体委认为,要对四大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科学、清晰的定位。建议孙文西路商业步行街定位为“中山名镇名牌产业展示街区”,以时尚、怀旧为主调,侧重于保存中山的商业文化记忆。西山寺定位为“历史传统教育基地和宗教文化基地”,以历史传统教育为主调,侧重于保存开发中山的革命历史城市记忆。从善坊定位为 “中山民国风情坊”,以怀旧、人文为主调,侧重于保存中山的“软”记忆,再现中山“模范县”时代的民国风情。沙涌历史文化街区定位为“中山华侨文化基地”,以华侨文化为主调,侧重于保存华侨居民的家乡城市记忆。

■对中心城区公共设施体系完善和空间拓展的思考

★民盟中山市委会:配套完善与布局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中心城区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完善与优化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利于提高中心城区带动市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

对于城区道路建设不足、公共交通不足、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民盟中山市委会建议,优化中心城区路网规划,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增加公交投入,提高公交分担率;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引导市民更多采用绿色出行方式;增加停车位建设,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对于城区文化设施问题,民盟中山市委会建议,创新各文化场馆的功能设计,创新各文化场馆的宣传手段,规范各文化场馆的商业服务。

对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医疗保健设施用地不足等医疗设施问题,民盟中山市委会建议,完善医保政策,引导病人合理分流;进一步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开展社区医院便民服务;发展面向社区、老年医学、预防医学、社区保健等综合全程系列服务体系;在火炬区或南朗筹建一所市级综合性医院,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东南片的医疗条件。

对于教育设施问题,民盟中山市委会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符合条件的持有中山市居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列入免费义务教育范围,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整合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

★无党派界别:开发利用城轨站点及周边地区

目前,我市设立了8个城轨站点,已开通运营有6个站点,并配套建设了入站道路、站前广场、公共停车场和公交站等基础设施。对于我市在城轨站点建设及周边地区开发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无党派人士建议,要重新研究站点规划定位;完善城轨站场道路交通的衔接;加强统筹,掌握对土地开发的主导权;制订开发保障政策。

对于城轨中山北站,建议采用高容积率来开发,车站周边区域的开发范围半径为2km 左右,需结合片区用地开发计划,实现整体高强度开发;土地开发以商业、商务办公、休闲娱乐等为主。对于城轨中山站、小榄站,建议采用中高容积率开发,车站周边区域的开发范围半径在0.6-1.0km,土地开发以商业、商务办公、休闲娱乐和居住等为主。对于城轨普通车站 (南头站、东升站、古镇站),建议采用中等容积率开发,车站周边区域的开发范围半径在0.5-0.8km,根据城市规划发展规模进行调整;土地开发以商住和特色产业商务服务为主,辅以一般商业和教育、医疗等产业。对于城轨新区车站 (南朗站、翠亨站),建议采用中等容积率开发。

★市政协城建委:中心城区向北向东拓展为主

市政协城建委认为,中心城区未来空间拓展以向北、向东为主。向北发展,依托城际轨道交通中山北站的发展优势以及未来西部沿海高速铁路、深中通道的规划建设。向北发展为中山城区的功能拓展提供了空间载体。向东发展,依托良好的用地条件以及依托珠三角湾区发展、深中通道规划建设的契机,新翠亨新区将已创新模式引导中山市实现 “沿江入海”的跨越式发展。

从中山市城区空间拓展与镇区联动发展的思路来看,应在交通、产业以及空间资源三个方面实现联动。中山市在拓展新区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东部地区应有效开展空间整合,必须联合火炬开发区和南朗镇等共建东部地区,从用地布局和空间形态上充分整合。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东部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内部干线路网结构。强调新区功能的综合性。在城市功能上注重就业、居住、购物与娱乐的一体化、综合化,强化城市化功能建设,摆脱单一功能的建设模式。

TAG: 优化 政协委员 中山市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