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媒体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企业无缘全国500强

热度288票  浏览37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0年9月09日 09:51

2010中国企业500强日前正式发布,广东34家企业入选,中山无一企业跨过营业收入110亿元的门槛,“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尴尬依旧。中山有5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为何出现不了全国500强呢?专家分析认为,很大原因在于许多企业缺乏二次创业激情,一再错过做大做强的机会。

 

    中山企业无缘国内500强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已经连续发布多年。作为广东经济前五强的地级市,中山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企业在榜上露脸,而在今年的500强榜单中,广东企业共有34家,总部都在珠三角,珠海、佛山、惠州、江门均有企业入围,中山、东莞、肇庆均无。

    根据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最终评选结果,营业收入110.83亿元的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位列榜尾,但中山在2009年没有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超过110亿元,4家国内上市企业大洋电机、华帝股份、中炬高新和中山公用200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69亿元、13.86亿元、9.59亿元和7.47亿元,4家总和还不到入围门槛110.83亿元的一半。

    目前中山有5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但是没有培养出一个“单打冠军”。这可能是对中山企业发展现状最恰当的总结,即中山名牌名标产品众多,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在国内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大企业,也没有一个在国内具有足够影响力的名企业。

 

    企业小富即安心态严重

    中山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中小企业研究所所长梁士伦表示,中山不少企业经营者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失去了将企业做强做大的冲动,他们缺乏一种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甚至四次创业的激情,从而导致企业失去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梁士伦认为,中山企业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态,一方面与中山的文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山专业镇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梁士伦表示,中山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格局,这与中山当初专业镇经济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市政府赋予了各镇区很大的自主权,专业镇的发展模式带来了中山经济持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是多年以后这种模式的缺点也暴露出来,就是各镇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镇为单位考虑产业聚集,土地利用、发展规划等缺乏全局性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目前中山为数不多的几家营业收入有潜力冲刺100亿元的本土企业,无不是有着强烈二次创业意识的企业,从而奠定了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例如明阳集团,其最初为生产配电箱设备的企业,在2005年开始二次创业进军风电行业,从而奠定了国内行业前三的地位,在短短16年时间内,完成了三次产业升级,预计今年年产值将超百亿元。

 

    应对政策

    编制落实产业振兴规划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中山目前正在编制落实优势传统产业振兴规划,以灯饰光源、家用电器、五金制品、纺织服装、家具用品等传统产业集群为重点,用信息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品文化含量。着力解决产业集群“星星多月亮少、有集群没规模”的老问题,吸引培育大企业,做强配套小企业,做到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在5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中打造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和拳头产品。

 

    专家意见

    潜力企业要重点培育

    截至目前,中山共有5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梁士伦认为,拥有这些名牌名标产品的企业,应该是中山企业做大做强的中坚力量,但是事实上,这些企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5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产品,是近年来中山大力推行名牌战略的成果,但是当名牌名标产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名牌战略就要有所调整。”梁士伦表示,“之前是粗放式的培养,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就要重点培育一些具有做大做强潜力、且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牌产品、品牌企业,通过政策的扶持,把它们打造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梁士伦认为,中山要打造一大批年产值过100亿的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关键还是要在现有的本土名牌名标产品上做文章,“简单加工制造的企业产值再高也撑不起中山企业的门面,总部不在中山的企业同样不行”。

  来源:南方都市报

TAG: 企业 无缘 中山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