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你的位置:中山市经济研究院 >> >> 媒体访谈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中山市从“行政区域”迈向“经济区域”

热度330票  浏览34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1年9月30日 10:59

编者按:最近,火炬开发区与南朗镇签订了经济协作的战略框架协议,中山首个市域经济协作区建立。至此,在全市一盘棋的新格局下,中山从“行政区域”到“经济区域”,迈出水到渠成的第一步。那么,24个镇区从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到如今跨镇协作成立“经济协作区”,中山的“竞合”时代是否已经到来?地平线上的边界,究竟有多远?我院常务副院长梁士伦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地级市现有的行政架构序列中,有三个城市最为特殊,即东莞、中山和三亚。“市辖镇”的管理体制,没有设县区一级,这种体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事实上起到了很重要的经济推动作用。

据统计,2010年,中山专业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8亿元,占全市的59%,税收和吸纳就业人数均占五成以上。如今,中山已成为全省专业镇分布密度最大的地级市之一,拥有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15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

在专业镇四处开花的背后,隐藏的是各自利益集团的博弈,每个镇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在中山,公开宣布发展LED产业的镇区就有古镇、小榄和板芙,横栏后来也加入这一行列。部分镇区的专业展会变成了“外来和尚来念经”,镇区之间“以邻为壑”,行政藩篱盘根错节。

“仔细观察就会知道,大涌的家具节上几乎没有一家三乡家具企业参展,同样的,三乡古典家具节上也难见其余镇区企业的身影。”一位基层干部指出,各镇区间同构系数越高,产业同质化越严重,跨镇成立“经济协作区”的难度就越大。

打破边界 3大产业区呼之欲出

由于缺乏统一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定位,镇区之间大量产业布局雷同、产业同构系数高,24个镇区开始画地为牢,中山则形成“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分散格局。那么,中山该如何打破镇域“边界”,应对“竞合时代”的跨域合作呢?

目前,中山正在积极推进跨区域产业协作和一体化布局。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中山科技局已经开始引导共建专业镇产业联盟和服务平台,整合创新资源,促进资源共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其中,古镇、小榄、横栏、板芙等镇区将共享信息、人才、服务平台等创新资源,形成现代照明产业带(区);东升、三乡、大涌等镇区则整合营销手段,形成家具创新产业区;南头、黄圃、东凤、阜沙等打造闻名世界的家电产业区。

据悉,目前家电产业经济协作区的新思路已经开始在中山“发酵”,紧抓市委、市政府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利时机,目前南头镇与阜沙镇正在合作谋划3000亩家电产业升级示范园区的开发,并争取纳入省重点项目,打造产值超千亿元的家电产业集群

画地为牢 24个镇区各自为政

◎剖析 地平线上的界限早已消失

在市级行政层面,中山市委政府对镇域“竞合”新路径的探索已经开始。以火炬开发区和南朗经济协作区为例,事实上,地平线上的界限早已消失。中山市副市长唐颖指出,开发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有招商的规模优势和服务优势,南朗镇有产业发展的空间优势,两个产业园区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而以经济协作的方式重新优化中山专业镇的资源,在业界看来,只是顺理成章的事。

“说到底,这其中就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中山经济研究院常务教授梁士伦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追求地方可支配收入最大化的冲动以及明确的地域空间边界的约束,使得各镇区很难确立共赢和协同的思维。而中山市政府解决此障碍的方法是,在经济协作区内,由一位市委常委或副市长担任“圈长”,实现全市要素的优化配置、资源的高度集聚、分工的相对明晰。

在镇街层面,市场经济的自然发展实际上也早已突破了镇域的界限,而产业链的跨行政区域延伸,也推动镇域间“产业边界”的消融。中山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产业布局为纽带,打破经济强镇与欠发展镇的地域界限,强化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同样可以促进镇区经济融合和区域平衡。”

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在跨镇产业协作和创新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事实上,有专家指出,这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形成专业产业合作关系的“竞合”路径,并不是什么新鲜模式,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时,跨域协作也是顺理成章。比如佛山顺德的美的公司,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在镇内发展总部经济,可以在其他镇建设生产基地、物流基地、销售终端等等,完成从研发、制造、物流到销售的统一体。

“强镇扩权”还是“撤镇建区”?

◎纵深

“强镇扩权”和“市辖镇”的特殊政策,在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促使中山进入高速发展的上升通道,也激活了中山镇村一级的经济元素,形成市镇村组“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全民发展格局。

但是,当经济资源与行政资源、社会资源与社会责任等开始出现突出矛盾时,专业镇发展再次遭遇“天花板”,空间和容量不足,频频出现专业镇“小马拉大车”的现象。

近日,广东镇一级事权改革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印发,《意见》提出,在中山、东莞分类开展市辖镇行政建制改革试点,实行撤镇或并镇建区。

有意思的是,这和中山、东莞当初“强镇扩权”的行政改革设想似乎相去甚远。此种说法也在不少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中得到了支持,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就曾在媒体采访中指出,“撤镇设区的行政改革与扩权强镇的放权背道而驰。”以东莞为例,早在2006年,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就提出重启东莞区划调整,时至今日,这一论题再次在东莞“十二五规划”中出现。

那么,这种行政体制的变革,究竟是对专业镇的松绑,还是“收权”?“撤镇建区”的改革,将成为中山专业镇转型升级的绊脚石,还是镇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事实上,“撤镇建区”和“强镇扩权”并非矛盾天然体,在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中,已出现一批先行先试“撤镇建区”的成功案例。以佛山狮山为例,从2005年初并镇以来,狮山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工业总产值就从290亿元上升到1500亿元,GDP由当时不足100亿元上升到450亿元,一跃成为佛山第一大经济强镇。

人大常委会委员、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英认为,中山划分经济协作区时,应立足于整个珠三角以及港澳地区的范围,制定的产业定位和规划应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梁士伦认为,中山与东莞、佛山等周边城市经济基础不同,中山的六大协作区,是珠三角“九化三”、一体化的微观体现,通过“24化6”“6化1”,最后实现全市一盘棋。

TAG: 生产总值 中山市 专业 行政 地平线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